返回 第61章 公元前二六三年 首页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【告知书友,时代在变化,免费站点难以长存,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,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,听书音色多、换源、找书都好使!】

看到这个题目,苏毅大概完全属于懵逼的状态。

荀子的《劝学》实在是太出名了。

君子曰:学不可以已。

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虽有槁暴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

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;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登高而招,臂非加长也,而见者远;顺风而呼,声非加疾也,而闻者彰。假舆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;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。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。

……

苏毅现在甚至都还记得前世的时候,背诵《劝学》的场景,他记得好像还被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点名背诵,然后由于紧张,背的磕磕绊绊的。

大概没有人不知道《劝学》这篇古文吧。

不管是前世,还是今生,都是如此。

在儒道历史之中。

《劝学》这篇文章,绝对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可就算人人学《劝学》。

但若是问大家《劝学》是哪一年写出来的,这不是强人所难吗?

哪怕史书之中,都没有记载。

当然。

也说不定有过记载,但这都是几万年前的历史了,无数的史料书籍传承到现在早就已经失传了,谁知道《劝学》是何时写出来的呢?

“变态啊,真是变态,院试综合卷的变态程度真是让人发指……”,饶是苏毅也不由嘀咕起来。

可是现在抱怨这些似乎没什么用,当务之急还是解题。

作为性恶论的开创者,荀子这个人的争议是很大的。

为什么这样说呢。

因为孟子提出的可是性善论啊。

人之初,性本善……

《三字经》作为启蒙读物,脍炙人口,谁不会背上几句?

就算目不识丁之人,估计也会背诵几段上面的文字。

这是孟子的观点。

而荀子呢,严格意义上来讲,他算是孟子这一脉的人。

可偏偏,他提出了性恶论。

与孟子的观点完全的相反。

儒家一向看重尊师重道的传统,当初荀子提出性恶论的时候,所引起的争议? 是现在完全无法想象的。

当然了? 儒家一向又是比较包容的。

所以,纵然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截然相反的观点,但荀子的观点还是流传了下来? 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,他这一脉的传人也是不少的。

只是自此之后? 孟子,荀子两脉的关系一向极差。

延续到现在? 两大圣人世家,都是死对头。

……

苏毅在草稿纸上写下了《劝学》、《荀子》。

接着另起一行,写下了《史记》《楚策》、《韩非子》、《孙卿书录》、《韩诗外传》、《盐铁论》和《风俗通义》。

荀子的生平基本上就记载在这些书籍之中。

但是这些书籍之中,似乎也并未具体说《劝学》写于何时。

而《史记》与《风俗通义》记载的关于荀子的内容又有比较大的诧异。

史记写道:孟子年五十始游学于齐。

风俗通义写道:齐威,宜之时? 孙卿有秀才? 年十五,使来游学。

这是荀子外出游学的两个版本,相差太大了,一个是五十岁出来游学? 一个是十五岁出来游学,相差了足足三十五年。

但哪一个版本是正确的? 现在众说纷纭,有人觉得是第一个版本,有人觉得是第二个版本,都有自己的论证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
而这两个版本的年龄偏差,直接导致荀子的生卒也发生了改变,若是如此,想要探究《劝学》何时所写,那岂不是更加困难了吗?

苏毅仔细推敲了一番,他觉得,荀子五十出外游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。

苏毅之所以这样说,也有自己的论据。

言荀子“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”的《史记》成书时间,要早于言荀子“年十五始来游学于齐”的《风俗通义》数百年。

苏毅觉得,“改‘五十’为‘十五’的说法有一个毛病。

‘始’是‘才’的意思。它说明了荀子年长而来齐之晚,与‘五十’具有逻辑关系,如改为‘十五’,文义就不好理解。

比如我们说,年五十才出来游学,意思是年龄颇大了,才出来游学。

总不能说年十五才出来游学吧?

十五岁还很小好不好?

当然,有时候文字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不同时间,或许代表了不同的意思,才这个字,在当时的解释与现在的解释是不是一样,也不太好说。

倡导“年十五”说最力者为大儒钱穆,影响甚大:“曰游学,是特来从学于稷下诸先生,而不名一师,非五十以后学成为师之事也。曰有秀才,此年少英俊之称,非五十以后学成为师之名也。曰始来游学,此对后之最为老师言,谓卿始来,尚年幼,为从学,而后最为老师也。”

其实,钱穆的这个说法毛病不少,似不足为训。其一,“秀才”者,“才出于众”之谓也,非必指“年轻有为”;其二,“稷下”乃“讲坛”而非“学校”,似无收徒之义务。何况,以十五岁之“幼龄”从学,居然“不名一师”,似无可能;其三,“游学”者,乃“以文会友”也,非“求学”也。以十五岁之“幼龄”,似乎只能“求学”,难称“游学”。

但这只是苏毅的一些想法,古时之事,万载悠悠,后人对于那个时候的事情,也只能靠推测了。

苏毅在草稿上写下了荀子五十而游齐。

那么,《劝学》是何时写的呢?

《劝学》本身是劝别人努力上进求学,写的言辞恳恳,述说着作者的殷殷期望。

而荀子游齐的时候,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。

若是将稷下学宫比喻成现在的大学,那么荀子就是现在的大学校长一职。

苏毅推测,《劝学》或许是荀子在担任祭酒的时候写的。

但再具体一些,就推测不到了,毕竟,他不是那个时代的人。

苏毅想了想,会不会是担任祭酒的那一年写的呢?

新官上任,总要做一些什么事情吧?

这个时候,《劝学》问世,不光能够鼓励那些学生努力学习,还能够向世人证明,他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是有资格得。

若是这个推测是正确的,那么,是不是说,《劝学》乃是荀子五十岁写的呢?

结合之前推测出来的荀子游学时间,以及荀子最有可能的生卒年,以及荀子的年龄。

苏毅计算了一下,随即在空白的地方写下了荀子写出《劝学》的时间:公元前二六三年,荀子于稷下学宫创作出千古名篇《劝学》。

【告知书友,时代在变化,免费站点难以长存,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,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,听书音色多、换源、找书都好使!】
『添加到书签』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热门推荐

相关推荐